2022年6月22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从科技伦理看新文科建设》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我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主持,院内外170多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听取报告。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科技风险和科技伦理问题。“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讲座伊始,杨灿明开宗明义地指出,科技收益与科技风险的权衡、知识合法性和参与合法性的转变是现代科技伦理治理的两大基本议题。特别是疫情爆发后,世界很多国家甚至面临科技进步与公众质疑同步增长的悖论,因此各国都应高度重视科技伦理治理,例如我国所采取的组建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等措施。接着,他指出,科技进步并不会直接给人类带来快乐,反而会提高我们对于快乐的预期,只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宏大格局才有益于人们追求长远的快乐。因此,当前的新文科建设要本着给人类终极关怀的初心,密切关注科技伦理治理问题:第一要研判我国科技伦理治理面临的形势;第二要在国际秩序上坚持治理文明;第三要及时诊断我国科技伦理存在的问题;第四要为世界科技伦理治理做出中国贡献。最后,杨灿明认为,“四新”建设应该以科技伦理为纽带、以新文科为支撑,系统推进“四新”建设,共同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
本次讲座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老师和同学们就科技伦理中“四新”学科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的实证化倾向、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等问题展开讨论,杨灿明也对所提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他指出,文科与理工科不存在孰优孰劣,虽然理工科对于科技发展功不可没,但实现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终要依托人文社科,因此二者应相辅相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协同努力。最后,刘振天总结指出,本次报告主题新颖、视野宽阔、内容详实、意义深刻,对于我们今后做好新文科建设以及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有重大启示作用。
图文:陈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