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院庆学术周‖院友论坛(二)暨闭幕式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2-05-21

2022年5月20日下午,教育研究院44周年院庆学术周院友论坛(第二场)暨闭幕式在学生公寓海韵八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院友论坛由我院杰出院友、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带来《整体、动态、开放:“双一流”建设的三重观照》的报告,我院师生、院友以及兄弟院校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论坛。论坛由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洪才教授主持,院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作点评。

报告伊始,卢晓中教授祝贺母院建院44年生日快乐,并向母院邀请他来参加院庆学术周表示感谢。在正式报告中,卢晓中教授首先对比了首轮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之差异,并指出两轮“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具有连续性与发展性,应从整体、开放与动态的视角观照“双一流”建设。其次,卢晓中教授通过分析“双一流”学科数在现有学科数的占比以及“双一流”建设政策导向,认为应通过发挥“双一流”学科的示范作用与适当扩大“双一流”学科涵盖面这两种思路实现由“双一流”建设带动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进而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类发展、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再次,卢晓中教授基于对“双一流”相关政策中“身份”话语分析以及阐释身份建构的意义,认为“双一流”学科是一种国家建制和社会建制,其身份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据此,卢晓中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双一流”建设应根据需求与学科特点建立起动态身份机制,应注意发挥“身份”的激励和导向功能,而不是简单地淡化身份甚至“去身份化”。最后,卢晓中教授探讨了“双一流”学科的遴选原则,并据此划分了“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揭榜挂帅”“非一流学科遴选”“自主选择”与“分类特色发展”五种遴选模式与建设路径。

卢晓中教授的报告逻辑严密、论据详实、讲解生动,引起了线上线下与会师生的深入思考。刘振天教授在点评环节指出,卢晓中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视野宽阔,极具前瞻性,对我们反思“双一流”建设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并就“行业型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建设”等问题与卢晓中教授进行探讨。最后,刘振天教授期盼卢晓中教授等院友常回学院看看。

至此,院庆学术周圆满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王洪才教授就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44周年院庆学术周活动进行总结。他首先指出举办院庆学术周的目的,认为通过学术周活动有利于在全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师生的学术素养,并有利于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教育研究院学术品牌。其次,他通过分析学术周报告场次与主讲人群体特征,指出本次学术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展现了“以政治引领学术前沿”“名家示范,学子争先”等特色。最后,王洪才教授对为学术周辛勤付出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宣布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44周年院庆学术周活动圆满结束。

文字:郑雅倩

图片:杜笑涵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