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院庆学术周‖教师论坛(二)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2-05-20

2022年5月19日上午,教育研究院44周年院庆学术周教师论坛(第二场)在学生公寓海韵八6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陈武元教授等五位老师作学术报告。我院师生、院友以及兄弟院校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上半场由文静副教授主持,徐岚教授作点评;下半场由李澄锋副教授主持,郭建鹏教授作点评。

陈武元教授作了题为《导学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基于互惠利他理论的导学匹配分析》的报告。他以互惠利他理论为视角,划分了导师与研究生的四种理想类型并分析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匹配关系;在匹配视角下,探讨了导致当前导学关系紧张的复杂原因,包括导师的注意力配置不当、研究生学术志趣缺失以及导师-研究生匹配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导学关系和谐建构的行动策略。

李澄锋副教授作了题为《女博导比男博导的博士生指导效果更差吗?》的报告。他从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高位缺席以及学术产出之谜现象引出问题,学术界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形成原因到底是什么?李澄锋副教授认为,阻碍女性学术成功的羁绊可能很多,然而性别社会化与学术规则的冲突则是隐藏在这些羁绊后面的根源所在。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期刊产出、国内期刊产出、科研能力增值、指导满意度、学术职业获取五个方面,女博导与男博导指导效果差异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我们应当正视事实、正确归因,并在政策上充分考虑女性学者面临的困难等相关建议。

王璞副教授作了题为《以多样之名:美国肯定性行动的式微和教育公共治理的陷阱》的报告。她通过对“学生多样性”这一原则推动进程和实施结果的研究认为,这种治理方式形式上实现了肯定性行动实施以来利益冲突的协调,实质上却难以有效维护肯定性行动的反歧视态度和维护公平正义,并进一步提出需要探究既合理又有效的政策,保存肯定性行动的反歧视目标的同时兼顾效率,才能保证推行过程的通畅有效。

郭一蓉副教授作了题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分析与MPLUS应用》的报告。首先,她以“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方法”为缘起,援引了近期在各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说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崭露头角。其次,她介绍了MPLUS相较其他分析软件在功能上、操作上、更新速度上的诸多优势。最后,她重点讲解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统计分析、MPLUS分析语句的内涵以及MPLUS分析结果的呈现

黄依梵助理教授作了题为《大学生餐饮消费的室友同伴效应——基于校园卡餐饮消费的实证研究》的报告。她以同伴效应相关理论为视角,基于个体之间观念、行为、关系强度等情景因素的“趋同”与“差异”,提出了本研究的四项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大一学生在餐饮消费方面存在同伴效应,且相比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受同伴影响较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尽管校园餐饮消费呈现的显著的同伴效应可能只是大学生校园生活同伴效应的“冰山一角”,但它为我们揭示出了同伴所能发挥的巨大效应。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分别就“博导指导类型的判断标准”“实证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以及“MPLUS软件相关功能的操作与应用”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对话。师生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通过这种系列讲座的学习,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张蕊

图片:洪颖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