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领略沙龙文化,共享学术盛宴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2-07-12

2022年7月11日晚,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之学术沙龙顺利举行。作为此次沙龙的负责老师,王洪才教授亲自带领营员们体验厦大教研院浓厚的学术氛围。沙龙由营员汇报、全体讨论、老师总结三个环节组成。部分在读研究生代表线下参加沙龙。

首先是来自苏州大学的陆莹绮同学带来的《大学生团队研究性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分享。团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融合团队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双重属性的学习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呈现出种种问题。陆莹绮同学主要借鉴了扎根理论,得到了大学生团队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模型。在讨论环节中,大家主要围绕团队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受访者选取的依据及其合理性、文献综述的深度和重点、课程和竞赛学习模式的区别等问题展开讨论。

其次是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王伊婷同学带来的《大学生学业发展主动行为的概念、结构与测量研究》的分享。汇报之初,她提到了大学生学业发展主动性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缺乏中国情境的测量工具。她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出发,在文献回顾和扎根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学业发展主动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维度划分和量表开发。在点评环节,大家认为伊婷同学的研究较为规范,选题也很具有价值,可以进一步完善文献综述,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同时需关注大学生学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还需对扎根理论的使用和行文加强规范性等等。

来自天津大学的王培根同学所作的有关《高校“三好学生”评价标准的实证研究——以T“双一流”高校为例》的分享。王培根同学基于T“双一流”高校18名“三好学生”的访谈数据与25个学院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加权排名、曾获荣誉、政治面貌和学习情况为参评者是否获奖的影响因素,且影响程度各有差异;不同学科性质和评选流程的学院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并提出了四点建议。

在讨论和点评环节,线下参加沙龙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与营员们隔空对话,主要围绕着选题、研究重点、量化研究方法的适切性、结论的进一步深化等展开了讨论。

最后,王老师对三位报告人带来的精彩分享给予了高度肯定。王老师表示,此次沙龙充分展现了厦大教育研究院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学术争鸣的风格。厦大教育研究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欢迎各位想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优秀营员们的加入,为学院注入新鲜的活力。最后也预祝学员在之后的考核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满意的成绩!

图文:冷金艳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