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传承雷锋精神,携手战胜疫情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0-03-17

2020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常学常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积蓄了磅礴力量。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日子里,全国上下数不清的“雷锋”们奋战在“疫”线,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点亮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光芒。为了进一步学习雷锋精神,2017级硕士生团支部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携手战胜疫情”主题团日活动。

本次活动由团支部委员邱雯婕同学主持。邱雯婕同学从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用“渐冻”之身“保卫武汉”的张定宇;向奋战在疫情下的“雷锋”学习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强调雷锋精神的是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并把雷锋精神总结为两个字“上”和“善”,“上”指的是“向上”的人身姿态,“善”指的是“向善”的价值追求。邱雯婕同学以一线“最美逆行者”为例,带领团员们进一步领会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她颇为感慨地说到,雷锋,是现在默默为中国奉献的所有中国人!

继而,团员们围绕“疫情期间印象深刻的志愿服务故事”和“新时代新青年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展开了讨论。杨忠同学认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最美丽的天使,他们在前线努力救治每一个人,就算精疲力竭也不愿放弃与病魔较量,让她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医者仁心,并且希望一线的医护人员好好保护自己,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回来。在新时代,新青年们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提供帮助,这就是对雷锋精神的践行。

袁东恒同学也颇有感触,疫情期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志愿服务事件是,在伊朗疫情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民众防范意识依然薄弱,缺乏正确防疫知识,于是曾在德黑兰教过中文的北大中文系在读博士陈彬彬女士发起成立“中伊防疫互助小组”,吸引中伊阿三国的200多名志愿者,编译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资料,通过互联网向伊朗民众普及防控知识,架起了一座携手抗疫、守望相助的信息桥梁。他强调,新时代践行雷锋精神,首先应该认识到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依然具有生命力。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雷锋精神,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最后,应该立足学习工作实际,作表率,当先锋,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雷锋精神没有尽头,疫情当前,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传承与发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扛起青春的责任,知艰苦而不言苦,居平凡而不平庸,临困厄而不懈怠,勠力同心,不负韶华。

(2017级硕士生团支部 邱雯婕 袁东恒 杨忠)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