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28,我院邀请到美国麻省大学严文蕃教授为师生开设两门国际化课程,分别是“混合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Mixed Research Design: Theories and Methods)”、“量化政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Policy Research Methods)”。
严文蕃教授是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是美国教育研究会国家数据库研究小组前主席,教育政策量化分析领域的大型数据与分析处理方面的著名专家。在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与人文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量化、质化、混合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二十余年,深受学生好评。

在6月24-28日上午开设的1学分课程“混合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Mixed Research Design: Theories and Methods)”。课程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题是教育实证研究的内涵、类型、特征、发展历程及前沿问题,严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扎根理论、现象学研究、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和人类学方法的定义与应用;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教育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研究设计与关键步骤;第三部分的主题是混合研究的研究设计与关键步骤,主要从Introduction(What)、Literature review(Why)、Methods(How)三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的主题是不同类型教育实证研究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主要从个案研究、参与性行动研究、评价研究等方面来展开阐述;第五部分的主题是不同类型教育实证研究的结果报告与论文撰写,严教授重点解释了Convergent design(融合模型设计)、Explanatory sequential design(解释连续性模型设计)、Exploratory sequential design(探索连续性模型设计)等混合模型的设计与撰写。教授指出,No method is perfect method,应该根据研究主题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课程当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严教授亦进行了详细解答。
在6月24-28日下午开设的1学分课程“量化政策研究方法(Quantitative Policy Research Methods)”。课程分为五讲。第一讲主题是了解问卷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等量化的研究方法;第二讲主题是了解教育量化研究的研究流程与关键步骤;第三讲主题是如何选择独特、有价值的研究主题;第四讲主题是如何保证测量的效度和信度;第五讲主题是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严文蕃教授讲课中时常用有趣的现象举例,不仅让课堂更为活跃,并且学生在笑声中对研究方法理解得更为透彻。为了让学生能将研究方法学以致用,课程考核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设计,每个小组自行确定研究主题,进行研究设计,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完善研究设计。本次课程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也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设计,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做法,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国际化课程内容充实,深入浅出,深受同学们的好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不可或缺,相信此次课程对我们今后的研究中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供稿人:2017级硕士生 刘玲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