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黄宜弘铜像揭幕仪式在黄宜弘楼和光庭举行。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副院长覃红霞、副院长郭建鹏,部分教工代表及2023级新生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仪式由院党委副书记姚有新主持。
仪式上,别敦荣院长向在场师生介绍了黄宜弘博士的生平事迹和突出贡献。“吃水不忘挖井人”,别院长表示,黄宜弘博士铜像坐落在和光庭,不仅寄托了教育研究院全体师生对黄宜弘博士的崇敬与感恩,也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以黄宜弘博士为榜样,学习他高尚的爱国精神,将这份精神品格力量化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强大动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别敦荣等院领导共同为铜像进行了揭幕。揭幕后,全体与会人员与铜像合影留念。

在黄宜弘博士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别敦荣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香港企业家、慈善家黄宜弘博士的铜像揭幕仪式。
黄宜弘博士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他以卓越的商业智慧,坚韧的创新精神,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创建香港证券交易系统,推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他曾担任前香港立法局、香港临时立法及特区立法会议员,也曾担任港区人大代表,参议国事,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并于2003年获颁授金紫荆星章。
黄宜弘先生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无私奉献上,也体现在他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参与上,展现了一位企业家的社会担当和公益精神。他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铜像落成在厦门大学校园内,不仅是他与厦门大学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他对“嘉庚精神”的具体践行与实际弘扬的展示。
实际上,黄宜弘博士与厦门大学的缘分源自于上一代——他的父亲黄克立先生(1910—2004)系厦门大学经济系1936届校友。在政界、商海均颇有建树的黄克立身在香港,情系母校,多次慷慨捐资支持厦门大学教育事业。现今厦门大学会议中心的“克立楼”即为其所捐建。
2021年,时值厦门大学百年华诞之际,黄宜弘博士在美国于重病期间,通过妻子梁凤仪博士,向厦门大学捐赠首笔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厦大教育事业,用于教育研究院大楼提升工程。很遗憾的是,在捐赠当年的6月6日,黄宜弘博士因病在美国离世。为弘扬黄宜弘博士、梁凤仪博士伉俪兴资荣教的爱校之情,学校将原教育研究院大楼命名为黄宜弘楼。
2022年9月9日,差不多是一年前的今天,厦门大学“黄宜弘楼”提升工程竣工并举办启用仪式,黄宜弘博士的妻子、香港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慈善家梁凤仪博士也出席了仪式。在黄宜弘博士和梁凤仪博士伉俪捐赠善款的加持下,黄宜弘楼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大楼各项功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让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具备了可靠的建设基础。这一年,黄宜弘博士和梁凤仪博士伉俪善举的激励作用也已经显现,教育研究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新发展、新收获。
黄宜弘博士铜像落成在我们宽敞明亮的和光庭,这是梁凤仪博士的心愿,也寄托着教育研究院全体师生对黄宜弘博士的崇敬与感恩。“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希望全体师生都能以黄宜弘先生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精神,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衷心感谢前来见证揭幕仪式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谢谢大家!
(文字:厦大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