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上午,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20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刘振天教授等两百多位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参会,例会由王洪才副院长主持。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本土性、独立性、融通性、稳定性、系统性、实践性、发展性和普及性等特征,是概括和提炼中国教育实践经验后对中国教育领域观念、概念、命题等进行诠释和解答而生成的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知识系统。20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程分为1901-1949年的萌芽阶段、1949-1966年的初建阶段、1966-1976年的中断阶段、1977-2000年的再建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深化阶段。经过一个世纪的知识体系建构,目前我国基于教育学立场的自主知识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学学科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越来越得到彰显,中国教育学人正行走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道路上。未来,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处理好几种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配套的关系、“中”与“西”的关系、知识逻辑与学科逻辑的关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关系。

侯怀银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师生进一步思考,师生就如何处理好知识体系建构的几种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侯怀银教授强调教材建设和发挥专业学会作用的重要性,在走向实践的过程也要梳理好独立与依赖、学科体系与知识体系等关系。王洪才教授总结道,此次报告激发了许多人探索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兴趣,播撒了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究的种子。
(图文: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