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3日下午,教育研究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固定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在退休教师罗杞秀老师家中举行,主题为“当初为什么入党”。 罗杞秀老师作为主要分享人讲述了个人成长的故事。

罗老师以个人成长历程为线索,讲述了他与中国共产党的不解之缘。罗老师于1935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他的少年时期经历了举家逃难的艰辛,最终在一段相对平静的时光中读书学习,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一名教书育人的教书先生,也是在那段时光中,罗老师听到了很多关于毛泽东、朱德同志的故事,受到了井冈山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精神的鼓舞。尤其是当他参加了青年学生会以后,开始接触和学习毛泽东著作,接受毛泽东思想的熏陶,此时,罗老师慢慢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想要加入这一伟大组织的初步想法。
后来,为了响应毛主席召唤海外青年同胞们回国学习的号召,罗老师于1954年9月回到祖国。1955年起,他就读于厦门二中高中部。在此期间,罗老师热衷于组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表现积极,当上了学生会主席,也顺利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在当时,全校唯一一位学生共产党员是高他一届的学长,罗老师很是羡慕,于是在高二那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他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渴求。
罗老师于1959年考入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终于到大学三年级时,他被组织批准吸收入党。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罗老师不禁流下了动情的热泪,他万分激动地说到:“是共产党成就了我的梦想和追求,没有共产党,哪里会有今天的罗杞秀?”看到这样一位满脸热泪、饱含深情的耄耋老人,在场所有的党员无不动容。那些岁月我们不曾经历,却也在罗老师的讲述中显得如此鲜活和感动。
随后,支部其他党员也纷纷发表讨论,讲述各自的入党初心,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骄傲。党员同志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研究院、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研究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