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
时间: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下午15:00
地点:院201室
上半场(下午15:00开始)
1.郭平 导师:覃红霞教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选考科目设置研究》
2.孙士茹 导师:王璞副教授《美国STEM教育政策演变机制研究》
下半场(预计下午16:30开始)
3.郭娇娇 导师:郑若玲教授《山东省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研究》
第二组:
时间: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上午8:30
地点:院201室
上半场(上午8:30开始)
1.郭乐纯 导师:彭荣础助理教授《解甲归“研”:“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群体学习生活状况研究》
2.楚湘江 导师:谢素蓉副教授《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军训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下半场(预计上午10:00开始)
3.李语桐 导师:李凡卓助理教授《当代中国征兵宣传片的叙事研究》
第三组:
时间: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上午8:30
地点:院201室
1.张薇妹 导师:彭荣础助理教授《高职学生综合国防素质调查研究——以厦门市H学院为例》
2.陈惠莹 导师:何锋副教授《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大学国防教育学科发展的口述史研究》
第四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下午15:00
地点:院201室
1.丁学莲 导师:周序副教授《“比较”是怎么不见的——对比较教育研究的社会学反思》
2.吴以欣 导师:刘梦今助理教授《MOOC讨论区教师网络位置对讨论质量的影响》
3.张盈盈 导师:周序副教授《引导为重还是自主优先?——不同“出身”小学教师的好课观研究》
第五组:
时间: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下午15:00
地点:院201室
1. 王婧 导师:邬大光教授、郑宏副教授《抗战时期浙江省高校迁徙研究》
2. 王鹏娟 导师:邬大光教授、吴凡副教授《抗战期间高校在福建省内的迁徙研究》
第六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19日(星期三)上午8:30
地点:院201室
1.李钰 导师:吴薇教授《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同行评教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外对比的视角》
2.姚蕊 导师:吴薇教授《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自我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七组:
时间:2021年5月20日(星期四)上午8:30
地点:院201室
1. 张谞 导师:李国强副教授《我国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问题研究》
2. 何洋 导师:李国强副教授《大学生可迁移技能及其培养研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分析》
第八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20日(星期四)下午15:00
地点:院201室
1.万真 导师:乔连全副教授《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学习适应研究》
2.赵江南 导师:陈斌助理教授、郑若玲教授《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计分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3.郑雅倩 导师:王洪才教授《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第九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上午8:30
地点:院201室
1.董芬 导师:洪志忠助理教授《本科公选课学生退课行为研究》
2.刘美丹 导师:别敦荣教授《我国大学教学发展机构的学生学习服务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第十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40
地点:院210室
1. 孙希幔 导师:史秋衡教授《我国高校本科生研究态度的实证分析》
2. 邓媛 导师:文静副教授《学生发展视角下的高校生师互动研究》
第十一组:
时间: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上午8:30
地点:院211室
1.覃晓艳 导师:杨广云副教授《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比较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案例分析》
2.耿素 导师:陈武元教授《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研究——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
第十一组:
时间: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上午9:00
地点:院201室
1.林孟圆 导师:林敏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自我关怀、心理求助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2.魏锶梅 导师:郭建鹏教授《大学生学习体验、学习投入和学习结果的互惠因果关系研究——基于新生与毕业生的纵向追踪调查》
第十二组:
答辩时间: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上午8:30
地点:院210室
1.冯园 导师:陈武元教授、吴薇教授《研究型大学本科在线教学有效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