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教育研究院自5月11日起通过党团活动、班会等方式和线上渠道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大学习,将这组报道作为我院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引领我院青年学生不辜负总书记期望,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通过聚焦初心使命学、围绕青年使命学、融入战疫实践学、结合厦大精神学,我院学生学习领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维和方法,感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在学习讨论中升华了自己的爱国自强意识和奋斗担当精神。
有学生在学习了《中国青年报》关于《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后,深深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关心和期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这个观点深有感触。2017级博士生黄芳指出,比起在社交媒体秀优越感的“后浪”,愿意背负社会责任、执着坚持人生理想、不被困难压垮、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奋斗的年轻一代,才是中国未来的栋梁。2018级硕士生魏锶梅表示,我们这一批正处在奋斗年纪的当代年轻人,身体上的劳累和精神上的压力,就如同两座大山压在我们的脊背上,但只要这个苦是我们心甘情愿吃的,坚持下去,这段吃苦的时光未来终将照耀我们。
有学生在学习了《习书记邀请我们返家乡搞农村调研》后,深切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的关注和支持。2017级硕士生袁东恒提出,大学生需要练足基本功,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要积极思考,勤于探索,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三是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不断充实自己。2019级硕士生施艺谈到,习主席多年来一直坚持带领我们广大青年大学生从实践出发,为人民办实事,不忘初心。这次的学习激发了我的干劲,提升了我的思想觉悟。人生奋斗的意义在于为家乡、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做贡献的最佳方式莫过于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立足实践,基于实际调研情况,不断反思、总结和探究新方法、新路径。面对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造成的特殊状况影响下,更需要我们广大青年紧跟习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步伐,提升战略眼光与思考格局,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争做现代复合型人才,不忘初心,立足家乡,在中华大地上书写自己的青春!
(供稿人: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