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百岁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云上开讲“说课改”首讲“师说课改”公益讲坛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0-06-09

(图为 潘先生在家中“云”开讲)

“高等教育如何从外延式发展转为以及实现内涵式发展?”这是“双一流”建设中最受关注的问题。2020年6月7日上午9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在百岁之际“云”开讲,以《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涵与样板》为题,做了“师说课改”公益讲坛的首场报告,与来自全国各地四万余名师生代表通过网络进行了互动交流,为中国高等教育如何从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基本解题思路。

(图为 教育研究院师生观看讲坛直播现场)

(图为 山东青岛教研院院友观看讲坛直播现场)

“师说课改”公益讲坛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此次讲坛也是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师德师风讲堂,教育研究院党委郑冰冰书记、别敦荣院长等在校师生和校友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此次集体现场活动,并借此机遇,教研院全场师生为潘先生的百岁纪录片拍摄了片段资料。

(图为 潘先生讲坛报告的手稿)

报告初始,潘先生以其幽默的话语活跃了全场氛围,让听者即使隔着屏幕与距离也感受到先生的亲切。潘先生说:“这个线上直播,你们可以看见我,我看不见你们,也就是说我‘目中无人’……”,说到这,全场逗笑,“既然‘目中无人’,那我就对着讲稿念了”,潘先生拿出了他用尾夹夹住的讲稿,那是一份现今少见的传统手写稿。先生时而看稿,时而透过屏幕望向云端另一头的我们,这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的眼神交互和思想传递。

报告中,潘先生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从外延式发展转化为内涵式发展,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他简要地从课程、教学、师资、人才培养四个维度探讨了内涵式发展;先生认为,课程建设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既要承载学科知识,更要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是质量建设的核心;大学教师的发展是质量建设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内涵式发展的最终目的。半个小时后,潘先生的主讲内容结束,讲坛进入了问答互动环节,针对来自全国各地师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先生耐心聆听并一一回应。如对于”地方高校如何进行内涵式发展“的问题,潘先生认为,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开展应用性教学科研,以使“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时至10点半,即将百岁的潘先生结束了一个半小时的“师说课改”公益讲坛的首场报告。

潘懋元先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他始终辛勤工作、开拓探索,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多个“第一”。他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出版的论著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并多次出国讲学,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成果向境外推广。同时,他对我国若干重要教育改革决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入选改革开放40年“教育人物40名”名单。目前,潘懋元教授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积极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研究院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