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教育研究院赴漳州诏安开展挂钩帮扶调研工作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0-10-23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诏安县是厦门大学挂钩帮扶的省级贫困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融入厦门大学扶贫工作大局,2020年10月18日至19日,教育研究院调研团一行26人在院党委书记郑冰冰的带领下,前往漳州市诏安县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对诏安县部分学校、企业和乡村进行考察调研。

10月18日下午,调研团与诏安县政府代表在诏安宾馆举行座谈。副县长沈东升代表县政府对调研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县教育局局长陈曦和县扶贫办副主任沈宝川分别就本县教育和扶贫工作作了简要介绍。

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冰冰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本院坚持立足实践、关注实践、服务实践的教育理念,她殷切期盼此次调研能为改进诏安县教育工作尽绵薄之力。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陈兴德副教授表示此次怀着学习的心态来调研,他希望在后续调研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合作。

当晚,教育研究院林敏助理教授和肖娟群老师分别为当地教师作了题为“教育心理学如何影响教育学”、“中学教师指导学生选科的思路与策略”的讲座。两位老师的报告生动、实用,受到听众的一致认可,为他们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10月19日上午,调研团前往诏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调研。在该校领导带领下,调研团参观了该校新建食堂和多功能体育馆。该校领导表示他们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理念,期待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投身家乡建设。同时希望在教育研究院的支持下,通过“3+2”办学模式,实现联合办学。

调研团随后前往太平镇走马村进行考察调研。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走马村党支部于2008年创建的村级工业小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9年园区产值超10亿元,为周边群众提供6000个工作岗位,帮助105户贫困户实现本地就业。走马工业小区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工兴村、以工富民的新农村发展路子,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村小区发展为初具雏形的新兴工业强村。

在走马村,教育研究院师生代表还走访慰问了一名贫困户,郑冰冰书记、傅伯奇副书记对他们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大米和食用油。

之后,调研团参观了作为漳州市2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之一的山河村。山河村积极推行“支部+农场+贫困户”模式,建设现代设施蔬菜大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山河村凭借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古村落遗址,积极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村项目。

西潭中学是调研团的最后一站。西潭中学是一所拥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学校,该校一直秉持“育人为本,树德为先”的宗旨,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孕育了许多优秀人才。

高校定点扶贫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经过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教育研究院调研团对诏安县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并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持续研究。今后,教育研究院将继续坚持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扶贫实践相结合,聚焦教育扶贫,为贫困地区教育提供咨询服务、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帮扶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教研院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让脱贫更具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文:陈斌 郭静

图:郭静 毕昊杰 王润青 吴荧秋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厦门大学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