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2日、13日,我院六位教师在502报告厅分别为夏令营营员们作教育研究院研究机构介绍,连进军副教授、陈兴德副教授、郭建鹏教授、王璞副教授、李国强副教授、谢素蓉副教授分别向营员们介绍了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所、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军事教研室的整体情况,解答现场营员们的疑问,展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师生交流会。
比较教育研究所

连进军副教授
一、整体情况
比较教育研究所于2009年12月经厦门大学批准,按专业发展方向设立,该所的设立是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迈向国际化的重要部署。比较教育研究所是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国家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大学“211工程” 与“985工程”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肩负着比较与国际教育研究的双重使命。比较与国际教育是教育学科中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业领域,在研究中侧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和政策与实施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学科发展前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比较教育、国际教育、欧洲高等教育、东南亚高等教育和日本高等教育等。目前,比较教育研究所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比较研究、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教育公平比较研究、国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高校教师发展比较研究、高校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等。
二、师资队伍
比较教育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1人。包括陈武元教授、吴薇教授、连进军副教授和蔡秀英助理教授。
三、答疑解惑
连进军老师就“读研后的专业方向定位”、“比较教育的外语能力要求”等营员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指出,尽管我院老师是分属于各个研究所,研究领域也存在差异,但是老师在任一专业都可以招生,比如比较教育研究所的老师也可以指导高等教育学或者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连进军老师强调,目前教育学专业的很多研究生都是跨学科的,外语能力强的学生在收集和阅读外文资料方面会更加容易,但是同学们的外语基础都不会太差,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付出努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他期望同学们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中,可以多阅读期刊文献、多和导师同门交流,争取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取得傲人成就。

教育理论研究所

陈兴德副教授
一、整体情况
教育理论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1月,该所的成立标志着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优势,拓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在更广的平台上发展自己。教育理论研究所在高等教育原理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潘懋元先生出版了多部高等教育原理著作,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理论研究所在高等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终身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师资队伍
教育理论研究所现有多位教师,包括潘懋元教授、别敦荣教授、王洪才教授、刘振天教授、林金辉教授、赵叶珠教授、陈兴德副教授、乔连全副教授、洪志忠助理教授和陈斌助理教授。
三、答疑解惑
陈兴德老师围绕“何为研究生”、“研究生的学者身份”、“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三个问题与在场营员进行了交流。陈兴德老师认为,“研究生”意味着“学术人”的身份,这既可能是一种标签,也是一种身份认同。读研意味着很大程度上将以“学者”作为自己的自我规约,意味着将来职业与“学者”有较大的联系。同时陈兴德老师也提出对“学者”的要求,在成为学者之前应当进行“六问”:能不能坚守学术的理想、能不能忍受学术生活的单调、能不能承受学术生活的寂寞、能否忍受学术生活的清贫、是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否具有强健的体魄。最后,陈兴德老师提出读研需要考虑学校、专业、导师、方向四个因素,并为同学们选择导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教育心理研究所

郭建鹏教授
一、整体情况
教育心理研究所是厦门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大学“985工程”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厦门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教育心理研究所发展历史悠久。自1978年潘先生创办高等教育学科起,就设置了心理学研究室,专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命题。2004年,正式成立教育心理研究所。为更充分地体现本所的教育研究特色,2019年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点更名为“教育心理学”。
国内其他高校一般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专业放在心理学一级学科门类下,而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教育心理学硕士点专业是国内第一个教育学院(研究院)下设的教育心理学专业,更多地具备了教育的色彩,关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本所致力于研究与教育相关的心理理论与实践,包括学习科学、教与学的规律和方法、心理咨询、院校研究、大规模教师和学生调查、信息技术+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向。教育心理学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因此,本所的一个研究特色就是注重运用实证的方式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尤其是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与掌握;除此之外,本所还注重国际化的交流与成果发表。
二、师资队伍
目前,本所配备了优秀的师资团队,包括郭建鹏教授、钱兰英助理教授和林敏助理教授。
三、未来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本所将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聚焦研究领域,扩大研究队伍,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心理、“互联网+”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社会心理、积极心理、心理咨询等领域的研究。运用更多更合适的研究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挖掘学术增长点,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使教育心理学发展更上一层楼。
学生进入本所学习后,将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研究教与学的本质规律和原则方法;二,学会科学地设计量化研究方案;三,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四,具备量化研究的规范和素养;五,从事高水平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六,批判性地阅读和写作量化研究论文。
四、答疑解惑
介绍结束后,郭建鹏教授与营员们进行交流,一一解答了营员们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交汇的教育心理学,不能完全将重心放到心理学下面,应当走出实验室,在教室里做研究,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之间的沟通渠道。他鼓励同学们克服畏难心理,学好统计分析软件。统计作为工具,具体如何使用应该取决于研究问题本身。此外,郭建鹏教授还分享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认为翻转课题本土化涉及到学生的适应性、课外的教学负担、学校政策等,如何平衡好多方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深入实践的关键所在。


教育史研究所

王璞副教授
一、师资队伍
教育史研究所共有4位教师,包括张亚群教授、郑若玲教授、覃红霞教授和王璞副教授。
二、开设课程
根据师资情况,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史学、中国高等教育史、外国高等教育史、考试社会学、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题研究、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等。
三、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有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考试、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外国高等教育。
四、答疑解惑
在互动提问环节,王璞老师细心地解答了营员们的几点疑惑。主要的问题包括“如何理解英国促进更大社会流动的职业教育与平等阶段”、“教育史的研究方法”、“怎么把教育史和实际更好的联系起来”等,王璞老师分别从“英国高等教育的双轨制与职业教育”、“跨学科视野”、“从历史中找到积淀”角度回答,并认为教育史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不是简单的数字和事实的堆砌,任何对过去无知的人必然会犯错误,也希望大家在接受了教育史的教育与熏陶后能够返璞归真,追求真学问、真理想、真的幸福生活。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李国强副教授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介绍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有的学校将其归在公共管理学科门类下,有的学校放在教育学科门类下。主要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行动选择、行动结果及相关规律,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
二、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教育经济研究、教育财政研究及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经济研究:教育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掌握教育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等。
教育财政研究:教育的公共支出,教育经费及其筹措,教育经费负担,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经费管理,学校财务及其管理等;掌握教育财政和学校财务运行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教育组织特别是学校教育财政运作方面的实际问题。
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前沿问题,教育管理体制与制度、教育领导与决策、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评估、教育资源配置、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法律等。
三、特色与实力
本所的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经济、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校组织与制度变迁等。教师们比较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高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分析、高等学校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社会资本办学、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民办高校改制与分类管理改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财政问题等。
本所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等方面的历史积淀深厚,近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有:(1)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提名奖;(2)出版《高等教育经济学丛书》 《大学生学情调查报告系列丛书》等,每年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在SSCI等国际学术刊物、在国内《求是》《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等优质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4)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数量众多、省部级采纳证明数量众多。
四、师资队伍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现有多位教师,包括邬大光教授、史秋衡教授、徐岚教授、张彤副教授、李国强副教授与文静副教授。


军事教研室

谢素蓉副教授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于2002年率先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建立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研究方向后,相继在2003年依托高等教育学建立高校教师在职攻读高等教育学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2012年创生中国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学二级学科点,2013年开始统招国防教育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分别在高校深造、教学或进入公务员系统及部队任职。
一、学科介绍
国防教育学是一门教育学、军事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包含国防政治、国防地理、国防历史等众多领域,发展学生的宏观思维和新颖的研究视角,着重培养学生的军事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国防教育学不仅仅是对军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军事与教育相结合,开创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当前,军事教研室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引领继续发展、丰富国防教育学学科。
二、师资队伍
厦门大学作为全国军训首批6所试点院校之一,1986年开始学生军训。军事教研室主要承担学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课和集中军事训练工作,并负责国防教育研究生培养。目前,军事教研室硕导5人,其中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2人。此外,吴温暖教授(退休)为全国普通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以顾问身份为军事教研室发展继续奉献。教师队伍分别来自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师专业结构有军事学、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
三、学术成果发布
近几年,军事教研室教师参与985创新平台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2项,国家社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人防办横向课题1项,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3项,高教学会及全国国防教育分会课题5项。出版军事类专著6部,编写军事理论课教材2部,专业教师在文科核心期刊发表本学科论文8篇。
四、研究生培养
截至目前,脱产研究生9届,共40名学生。其中已毕业工作27名,2名教育研究院在读博士,1名现役军官,3名公务员,13名进入高校工作,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其中从事军事教师工作9名。

相关链接:
院设研究机构链接:https:/2018/0313/c17153a333481/page.htm
师资队伍链接:https:/16606/list.htm
文字:蒋晓蝶、王晴、吴杏英、王君仪、吴彬、闵叶子
图片:王柳、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