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由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赵婷婷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研究”开题报告会在黄宜弘楼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由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邬大光教授主持,开题论证专家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主管张海军,厦门大学社科处黄寿峰副处长、龚君老师,子课题负责人李胜会教授、张惠副教授以及教育研究院的部分教师、研究生参加了开题报告会。


主持人邬大光教授和参会的厦门大学社科处领导
开题论证专家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范海林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贵华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阎光才、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念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云教授,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党委书记刘振天教授,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院长别敦荣教授九人组成。
首席专家赵婷婷教授从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赵婷婷教授作开题汇报
专家组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内容、思路、方法等给予高度肯定,并围绕课题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创新之处等进行评议指导。范海林主任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非常重要,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统筹部署和推进,更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在推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刘贵华副院长指出,课题组应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对高校科技创新路径、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重构设想,并可尝试构建高校战略科技创新的评价标准及机制。阎光才教授认为,课题研究应进一步深入到科研第一线,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类型、层次在战略科技创新上的差异,做好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工作。刘念才教授认为,课题研究应进一步聚焦现实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出发选择案例,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和国外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更深入地认识到我国的优势和不足。陈廷柱教授建议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从抽象化到具象化,以使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力量的样态更加明确。刘云教授指出,研究要寻找到平衡有组织科研与高校自由探索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要深入研究国内外有组织科研的组织形态和类型,剖析校际、学科群、高校与产业部门的协作模式。刘振天教授提出,应当进一步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校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注重以实践调研带动理论创新突破。别敦荣教授指出,应密切关注近年来我国高校战略科技创新的新变化,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总结提炼,提升课题研究的战略性和系统性。最后,专家组组长钟秉林教授进行了总结,在充分肯定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总体思路的基础上,他认为课题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第一,结合二十大的最新精神,进一步从战略科技创新的角度统筹思考高教、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问题;第二,进一步重视案例研究和实际调研,可以从学科、领域、类型等角度细分和选择案例;第三,进一步凝练和突出研究重点,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实现路径方面深化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线上参会的领导、专家及课题组成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张海军同志对课题立项表示祝贺,希望课题组能充分吸收评审专家的真知灼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成果转化,同时预祝课题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更具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厦门大学社科处黄寿峰副处长肯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希望课题组能充分汲取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并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赵婷婷教授代表课题组致谢,并表示课题组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积极开展下一步研究,争取产出更多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