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奔赴“中国梦”的路上,全国人民保持着欢欣鼓舞的精神状态,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突出。
对于在外求学的我而言,每年春节回家最能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经历的巨变。我的家乡在安庆市太湖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素来经济贫穷,交通极其不便。在我的印象里,“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家乡的标签。之前,偶尔有一辆轿车停在村里,我们会觉得这现代化的产品与我们的村子是这么的不搭调。

图一:家乡的水田
近几年来,家乡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经济层面而言,每个家庭都盖上了楼房。其中有些家庭盖了2~3幢二层楼房,他们一方面为自己养老准备房,一方面为即将长大的儿子准备婚房。有些比较贫穷的家庭甚至是全家都是低保户的家庭,在党和国家的财政扶持下也住上了新房。这些住户在聊天中,经常会说道“中国共产党真是好呀。住在新房子里,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此外,村里的很多家庭也买上了小轿车。之前,村民们需要凌晨三点起床,赶开往100公里之外的班车。现在自己有了车子之后,去县城的车子多了起来,时间也灵活了。村里也铺上了水泥路,更可喜的是路边还放着环保垃圾箱,每周都有环保车来村里收垃圾。以前,村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垃圾扔到小河里。现在,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环保意识和行为。

图二:家乡——山尖寨下的楼房
从文化方面而言,最近几年来,家乡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家乡具有秀美的风景和“天然氧吧”的优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首先家乡正在努力地推动“山尖寨风景区”作为家乡的旅游品牌,这一举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次,家乡的美食“毛香”( 一种山里的食物,和米粉一起可做成一种美味的糕点。)已经办成了“毛香节”。之前,每年阴历三月三日的毛香节是村民自己的家庭和亲戚们互相庆祝;现在,毛香节成为整个村、整个镇甚至整个县城的文化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很多村民们还可以通过采毛香、卖毛香做毛香而赚钱,可谓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尤其可喜的是,村民们还将祖传的“曲子戏”搬上了镇里、县里甚至市里的舞台,自信地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以前,村里有添丁、庆寿、盖房或考取大学的喜事时,村民们习惯地请黄梅戏剧团来庆祝;现在,村民们有了自己的曲子戏,他们一方面依旧欣赏着黄梅戏,他们也不再是单方面地做观众。

图三:曲子戏演员的照片
家乡的变化中,最为可喜的是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村民们经常在“农民工大潮”中被吞没,整个村里基本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最近几年来,村民们已经慢慢地转变思维,至少每个家庭的母亲会在孩子读初中的时候,选择回到农村陪护孩子读书。闲聊之中,村民们会说道:“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考上好大学,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但是如果不学习,在这个时代里只会越来越落后”。
近五年来,家乡确实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在改革的大潮中,遥远的小山村并没有被遗忘,而是充分地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在这个迎接十九大的欢庆日子里,通过总结家乡的成绩,我也盼望家乡的未来在党的领导下会发展得更好,也期盼党的十九大引领着全国人民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系教育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