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成功经验和突出特点,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继续办好之后的研究生论坛进行展望,教育研究院于12月27日中午在401会议室举办了第九场教学午餐会,议题是“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经验总结”。我院副院长王洪才教授、党委副书记傅伯奇、李国强副教授、周序助理教授、办公室郑雯倩老师、2017级博士生刘强同学及4位学院研究生会同学代表参加了本次教学午餐会,王洪才教授主持,2017级硕士生杨冬同学列席并做会议记录。
王洪才教授首先强调了召开本次教学午餐会的重要性,指出召集师生及时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十分有必要,并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几位研究生会同学代表依次围绕“推荐特别需要奖励的人”、“会议最感人的事件”、“会议主要成功经验”、“会议最大的问题及如何预防处理”、“会议组织特点”等5个话题展开讨论。他们认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许多参与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予以表彰。研究生会同学一一分享了会议期间发生的感人事件,比如研究生会同学间深夜接力排版论文集和会议指南、嘉宾为参加论坛熬夜赶飞机事件、同学间时不时的问候和加油助力等,这些都成为了研究生会同学决心办出一场高水平学术论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力量。研究生会同学表示,筹办本次论坛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会议整体上呈现出首届举办、跨校合作、学生主体、规模盛大等几大突出特点,积累了如学院老师思想上高度重视和行动上大力支持、同学们的全力配合和高度的使命感、各工作环节统筹规划和有序对接等成功经验,同时也留下了两校合作机制不甚明确、未提前预估危机并制定相应备案、研究生会各部门任务分工不够合理、会议议程设置太过密集、分论坛组织不够周详等许多可供反思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对论坛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的研究生论坛需要着力于构建科学有效的跨校合作机制、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期刊编审编辑参会、设置更多的提问交流互动环节、增设专门的圆桌会议研讨环节、工作人员分工应精准合理等,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研究生论坛质量,扩大研究生学术论坛影响力。
李国强副教授从打造研究生论坛品牌的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重点提议设计专门的口号、会旗、会徽和会标。周序助理教授充分肯定了研究生会在本次论坛中的表现,从论坛的合办院校、举办周期、合办方式、活动形式、论文评审、经费开支以及如何体现学生主体特色等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党委副书记傅伯奇老师指出,研究生论坛要定位好,作为教研院的品牌项目长期建设。最后,王洪才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研究生论坛的首次举办非常不容易,本届研究生会同学参与其中是辛苦的,也是幸运的。他鼓励研究生会同学继续回顾和总结论坛的经验和不足,做好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精神财富”的传承工作。
(2017级硕士生杨冬 供稿)
